不住在一个城市确实很难影响到他们的行为,特别是以前也没有太多的运动习惯。可以尝试多做做他身边人的思想工作,毕竟现在处于恢复阶段,还是很容易理解适当的运动对身体恢复的好处的。
化疗之后是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。毕竟化疗药物对身体的伤害还是挺大的,而且化疗期间各种副作用影响饮食和睡眠,体力肯定大不如前。但是如果病人原本的身体状态好,那么恢复的会更快一些。选择合适的运动,逐渐增加强度,体力一定会恢复。营养的问题今天的课就会讲啦。
看来妈妈的状态比较好。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当然是可以的,在不劳累的前提下再加上适当的运动锻炼。有氧运动重在坚持,最好每天都能够做。不需要太过剧烈,微微出汗喘气就好了,这样长期坚持下来,不仅身体恢复的更快,精神状态也会更好。
化疗期间能够坚持散步已经非常好了。等到化疗结束了可以再增加一些有氧运动,最好每天都能够做。不需要太过剧烈,但要长期坚持。还有就是看电视和打麻将的时间要尽量减少了。希望爸爸身体越来越好。
手术前这段时间也尽量规律作息,做力所能及的运动。手术以后积极进行康复治疗。即使不能恢复到生病前的状态,也要让以后的生活变得乐观而有意义。祝愿妈妈的手术一切顺利。
在回归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,这一点是非常好的。老师非常同意你说的,不能因为生病把所有生活都打破,保持运动,继续走在回归常态的路上,加油!
如果复诊各项指标没问题,那么就是癌因性疲乏了。其实走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锻炼方法,注意走路时运动强度效果更好,速度太慢起不到锻炼的效果。可以和爸爸讲清楚这个原理,有的时候疲乏考休息是不能缓解的,还是要动起来。
写的非常好,可能妈妈就是那种传统的中国女性,即使儿子有各种不是也尽其所能的帮衬他,从没想过自己的事。一切都为了儿孙着想。那么康复以后确实不应该回到原来的生活轨迹。这个时候信仰确实是可以一试的,不管是佛教还是基督教,有了信仰以后就不会再以儿孙为中心的生活了。希望妈妈康复后能开始新的生活。
乏力的状况是很多患者都会遇到的。鼓励父亲少开车,多走路吧。只要不是太远的地方可以走路去。开始有意识的锻炼,体力会慢慢恢复,乏力的状况也会相应改善。
不必自责,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情绪,有自己的工作和小家庭,现在你能够意识到你可以给父亲更多的鼓励和陪伴,这已经非常好了。你对父亲的告白让老师也非常感动,能看得出来你对父亲的感情,加油,我们要尽自己所能,让他们更开心,更幸福!
看来生病之前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都有点问题。那么就借着这次治疗的机会,把不健康的习惯彻底改掉。一方面可以让医生再强调一次康复运动的重要性,另一方面鼓励爸爸参加各种运动,尤其是太极或者广场舞这类的运动,自带社交属性,可以互相鼓励,也更容易坚持下来。
我想妈妈生病前应该是一个很积极,活泼的人。疾病可能暂时给她的身体带来了一些负担,在你的努力之外,也可以尝试让她逐渐回归到以前的社交圈子,让她的朋友来鼓励,带动她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