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到妈妈患癌后整个大家庭给予你们的支持,老师也替你和妈妈感到幸福。癌症对于中国家庭来说,绝对算得上是很大很大的“家庭变故”了,我也见到过很多家庭,在处理患癌带来的变化时乱作一团,甚至亲戚之间反目,而你身边的所有人都能够给到正面的支持,这是非常难得的。同时,你能够担负起责任来,决定治疗方案,传达检查结果,也是非常辛苦的。医学会不断发展的,癌症患者的明天也会越来越光明的,加油,一定要坚持下去!
感谢Tinka同学的分享。看得出来,你是一位非常细心的姑娘。肿瘤是一种“家庭病”,因为患肿瘤之后,会从经济、家庭分工、心理沟通等种种方面影响到家庭的每一个人。但从妈妈患病到后面的治疗阶段,你一直能够细腻的捕捉到爸爸妈妈的各种情绪,并且自己能够及时的安慰、疏导爸爸妈妈的负面情绪,这是难能可贵的。当然,你也有一位好“队友”,也正是因为他的理解和支持,才让你能够更加放心的投入精力在妈妈身上。不惧将来,一切平静面对,老师相信你能够带领家人度过难关的,加油!
如果目前出现手麻脚麻可以针对这两个地方做一些运动哦,比如按摩手和脚,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做5组按摩运动,每组20下,操作比较简单可执行;目前安排半小时的有氧运动是很不错的,但是注意强度,患者接受的范围之内运动;由于目前的特殊情况,可以卧床做一些简单运动,比如伸腿,骑自行车姿势等;家人协助运动,效果会更好,习惯更容易养成哦。
疾病带给我们的是生活方式的改变,常态被打破,从而无法按照之前的方式去工作,学习,生活,失去价值感,失去意义。我的建议是在妈妈身体允许的情况下,仍然让她参与照顾家人,做一些家务,帮助她找回自己的价值,意义。另外,尽量帮助她拓展一些爱好,话题,让她的生活丰富起来,今天晚上我们就会关于拓展话题有一些分享,希望可以更好帮助你。
谢谢你的分享,对于真相这块,一是妈妈都已经知道了,二是你们在这个部分也做得很好,我就不累述了。关于你提到的情绪这个部分,一方面这是患者很常见的反应,毕竟任何人生病了都不舒服,另外一方面,父母对子女,不管在任何时候,考虑的都更多的是子女,所以很多妈妈患病之后都容易产生对子女的愧疚,担心,所以,我们更多的是去倾听,从一些事实层面去打消或者减轻妈妈的顾虑,这点我们今天晚上会更多讲到,希望能对你有更多帮助。
这位同学风险意识到位,保障配置也比较全面~推荐给父母购买意外险,不需要填健康告知,高龄也可买,保费也较便宜。对于家族顶梁柱,可以再配置一份寿险
药品的费用很高了,是根据去年的经验计算出的吗?药品的花费也可以分类的,哪些是必须紧要的,哪些是中成药可以减少的,或者一些保健品药物可以删除的,记录好花费情况然后分析得出最高性价比的选择。
关于药品选择主要看是否在医保内,医保外的看能否替换,如果替换不了还是主要听医嘱,今晚也有医保报销课,可以深入了解一下我们的医保报销政策,对应自己情况看有些点咱们是否做到了。
首先谢谢您的分享,非常的详细,关于紫杉醇药物的不良反应的处理,我们一般也是推荐患者口服维生素B12,因为只有过量的维生素才会有问题,而一般治疗剂量不存在过量的问题。当然,化疗结束后,这些症状会慢慢的缓解。关于放疗期间,您提到的嗓子红肿,吞咽痛,需要您带着患者看一下医生的门诊,看看局部的严重程度,可以局部用些药物缓解症状。如果不及时处理,症状会加重,严重的患者进食都会有问题。患肢水肿,属于术后的并发症,化疗、放疗、甚至患肢负重都可能加重局部的症状,所以,需要小心呵护,按照医院护理组教的术后康复操,继续锻炼。
一般术后伤口不适半年以后会逐渐适应,不要太担心。注意持续患肢的保护。
谢谢您的分享,您描述的非常正确,的确门诊患者多,专家时间紧张,床位也紧张。其实医生压力也很大的,医院周转率的提高,对医生的精力、技能、身体健康也是一种挑战。
谢谢您的分享!您的选择思路非常的正确,适合患者的就是最好的。八段锦是不错的运动方式,冥想对于睡眠作用也不错。后续还有专业的营养老师会给您不错的建议,希望继续积极参与课程的学习。
从您的分享可以看出,您关注的重点在于:1.方案的选择;2.方案的效果;3.方案的不良反应。这些关注点和很多小伙伴一样,相信您的经管医生会给予很详细的解答。
你好,感谢你的分享。
你关注的肿瘤时间公众号很专业,很厉害。
不过因为群里还有很多完全不太懂医学的家属们,这里也建议我们在一开始了解疾病知识的时候,可以尝试先了解一些较为科普的公众号或者内容,这样可能有便于帮助各位从整体的情况去理解这个疾病。
当大家已经很了解这个疾病的时候,就像读研究生一样,你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点去了解这个专业的内容,关注专业的公众号确实是了解治疗进展及前沿的非常有效的渠道!
从您的分享可以看出,您对于靶向药物治疗比较关注,不同靶向药物禁忌有所不同,比如有些靶向药物不能与柚子、或含有圣约翰草的药物一起服用;有的靶向药物不能与利福平、伊曲霉素等一起服用。因为不同靶向药物需要注意的地方有所不同,相信您的经管医生在临床用药前会有提醒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