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够协商解决是很好的,不过家庭成员在协商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意见不统一的情况,怎么处理这些矛盾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。希望能够同心协力,战胜肿瘤!特别是在疫情期间,情况比较特殊,一定要安抚好患者情绪,加油!
疾病给人带来痛苦,我们本能的都是会回避、害怕疾病的,但疾病又能让人们关注到平时容易被忽视的地方,比如你说的,有爱的亲情、坚强的毅力、求生的欲望。这些让肿瘤家庭更容易感受到生命的美好,也会激发出我们最大的潜能。珍惜眼前人,珍惜眼前的时光,相信你们一定可以克服困难,拥抱更加美好的明天的!
首先需要树立正确的认知,癌症治疗康复后,是对生命的延续,也可以更多时间陪伴家人子女,当患者出现类似负面情绪的时候,家属需要及时改变患者心理认知;漫长的治疗过程中,坚持治疗和坚持随访可以降低复发的风险,也可以及时让医生改变治疗方法,同时给患者的心理也会带来正面影响;记录饮食,用药,心理变化会让患者有参与感,配合度也会随之提高。
以上安排的几种食物营养密度比较高,但是食物搭配讲究营养均衡,食物多样;所以还需要更全面,提出以下建议:1. 少吃油炸、烟熏、烧烤、腌制食品、以及深加工肉类,如香肠,腊肉等等。2. 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,如鱼、蛋、肉、禽、奶;3. 增加粗粮,如糙米,全麦馒头,全麦面条,玉米,红薯等等。
饭后半小时散步安排的比较好,晨练要注意节奏和频次,有规律的锻炼;比如每天5组伸展胳膊,每组15次。现在是特殊时期,户外运动基本做不了,在家运动也可以循序渐进;在家进行器械锻炼的时候注意选择合理的强度,根据患者的承受能力来选择,不要过度运动哦;然后逐渐增加强度。
这是我们在面对患者是最大的顾虑之一。我想很多人都面临这种情况。人生病之后最大的恐惧除了可能带来对生命的威胁,还怕失去对生活的控制感,其中就是怕自己变得弱了,什么都不能做了。患者很容易在情绪上高高低低的有起伏。这就为我们的沟通带来了困扰,我们非常担心说不合适伤害到患者,总是小心翼翼的。其实,如果我们能适当的表达我们的一些情绪和观点,反而会让对方找回之前的一些控制感,变得有力量一点,同时,我们也通过这种方式告诉患者我们是可以接纳和包容情绪的变化,家人之间是可以相互支持的,从而让对方更有信心。但是,要注意的是我们只表达情绪,而不批判。做起来不容易,但我们慢慢去尝试,结合对患者的了解,去找到适合你们沟通的新的方式,沟通会变得更通畅一些。
谢谢你的分享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抗逆力,只是当刚生病的我们会被当下的打击困难卡住,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家人等在旁边提供支持,当有支持的时候,患者就可以逐步从困境中跳出来去看待自己,从而有更多的信心,启动自身的优势去面对。所以,你们做得很好。期待在你们的陪伴下,患者能更有信心面对疾病带来的冲击,回到常态的生活中。
健康险有了,可以再配置意外险,补充意外风险保障。对于家族顶梁柱,可以再配置一份寿险
和前面一位同学的花费类似,都是药品占大头,我们中国的医疗药品花费会占据总花费的一半以上,靶向药品可以多了解慈善赠药政策,是否是医保内的药品,如果不是是否可以用医保内的药品替换,可以节省不少费用。
交通费产生了2万应该是有跨省或者异地就医,异地就医一定要注意两点
1.办理转诊单
2.办理异地就医结算登记
适当的止疼治疗是提高患者术后体验的重要保障,这位患者的经历比较顺利。
谢谢您的分诊,的确,三甲医院的肿瘤科,还有肿瘤医院的肿瘤科,主治医生的门诊量都是非常大的,您分析的一个点非常到位,中国人口基数大,所以患者人群多。肿瘤这个疾病的诊疗是很复杂的,肿瘤科医生目前还属于比较稀缺的资源。谢谢您的理解。
谢谢您非常认真的分享!可以获得的信息量好多,相信会带给小伙伴们一些不错的参考。您所分享的和正规大医院的临床专业医生多些沟通,这个是非常有必要的,他们诊疗的患者经验丰富,患者反馈的信息也多,相信能获得不错的指导。再次感谢您的认真分享!
谢谢您的分享!从您的分享看,目前应该是需要评价疗效了,有时候肿块大小没变化,不一定是治疗没效,需要全面评估,相信经管医生会给您详细的解释。我觉得您的第3个问题非常好,的确需要积极寻找更好的方案,或者有机会入组临床研究。
谢谢您的推荐,这两个平台都不错,相信您和家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会收获很多。木棉花项目后续课程也非常的丰富,希望能带给您和家人一些帮助。祝您家人就医之路通畅。
您想了解的问题非常的实用。不同阶段的患者,护理措施是不一样的。建议您可以先向护理组的护士了解,然后遇见不太明白的地方,可以记录下来,等医生查房时,咨询医生。这样可能沟通效率会高一些。

